2017年4月16日上午,由日本株式會社山田養峰場資助,日本橫濱市立大學、廣東省石油與精細化工研究院、廣州普淳環保科技有限公司聯合提供技術支持,廣東廣業云硫礦業有限公司共同參與的“中日友好云浮硫鐵礦尾礦自然林恢復”植樹活動在云硫集團采選公司排土場順利進行。山田養峰場海外事業部部長土田修、橫濱市立大學教授藤原一繪、省化工院黨委書記張良、云硫集團黨委副書記黃新強及各參與單位志愿者共100多人參加了本次礦山復綠植樹活動。
中日友好云浮硫鐵礦尾礦自然林恢復項目,是日本山田養蜂場和省化工院共同推動落實的礦山復綠項目。該項目利用省化工院的納米生態土壤調理及微生物土壤調理等綜合技術,結合日本橫濱市立大學宮脅昭教授提出的“宮脅植樹法”進行植樹造林,在深度改善土壤結構的基礎上,解決礦山沙化、鹽堿、板結、重金屬污染等問題,提高土壤保水、增肥、透氣、抗旱抗病能力,實現礦山復綠和當地原有植被的自然再生。
“宮脅植樹法”是由享譽世界的植物生態學家、日本橫濱國立大學名譽教授、日本國際生態學研究所所長、“藍色地球獎”獲得者、“鄉土森林”概念的創導者宮脅昭先生提出的植樹方法。該方法利用植物競爭、共生、耐受法則,將不同物種進行混植、密植。因為每種植物的生長對策不同,植物之間相互影響、相互作用,生長更快。植物栽植以后,只需在前3年進行管理,之后則可任憑其自然生長。目前,宮脅教授已在世界范圍內超過1700個地方種植了大約4000萬棵樹苗。
該項目自2014年3月啟動以來,前期種植的14000多棵樹苗存活率達95%,且長勢良好。今年在總結前期試種經驗的基礎上,經過半年多對云浮周邊原始森林的實地調研,重新選擇六種本地原生樹種,培植栽種了近25000棵樹苗。“中日友好云浮硫鐵礦尾礦自然林恢復項目”是省化工院響應國家提出的“礦山復綠”行動的重要舉措,對礦山生態系統實現自然修復具有重要意義。
(環境中心)
綜合新聞
省化工院開展中日友好礦山復綠植樹造林活動
2017年4月16日上午,由日本株式會社山田養峰場資助,日本橫濱市立大學、廣東省石油與精細化工研究院、廣州普淳環保科技有限公司聯合提供技術支持,廣東廣業云硫礦業有限公司共同參與的“中日友好云浮硫鐵礦尾礦自然林恢復”植樹活動在云硫集團采選公司排土場順利進行。山田養峰場海外事業部部長土田修、橫濱市立大學教授藤原一繪、省化工院黨委書記張良、云硫集團黨委副書記黃新強及各參與單位志愿者共100多人參加了本次礦山復綠植樹活動。
中日友好云浮硫鐵礦尾礦自然林恢復項目,是日本山田養蜂場和省化工院共同推動落實的礦山復綠項目。該項目利用省化工院的納米生態土壤調理及微生物土壤調理等綜合技術,結合日本橫濱市立大學宮脅昭教授提出的“宮脅植樹法”進行植樹造林,在深度改善土壤結構的基礎上,解決礦山沙化、鹽堿、板結、重金屬污染等問題,提高土壤保水、增肥、透氣、抗旱抗病能力,實現礦山復綠和當地原有植被的自然再生。
“宮脅植樹法”是由享譽世界的植物生態學家、日本橫濱國立大學名譽教授、日本國際生態學研究所所長、“藍色地球獎”獲得者、“鄉土森林”概念的創導者宮脅昭先生提出的植樹方法。該方法利用植物競爭、共生、耐受法則,將不同物種進行混植、密植。因為每種植物的生長對策不同,植物之間相互影響、相互作用,生長更快。植物栽植以后,只需在前3年進行管理,之后則可任憑其自然生長。目前,宮脅教授已在世界范圍內超過1700個地方種植了大約4000萬棵樹苗。
該項目自2014年3月啟動以來,前期種植的14000多棵樹苗存活率達95%,且長勢良好。今年在總結前期試種經驗的基礎上,經過半年多對云浮周邊原始森林的實地調研,重新選擇六種本地原生樹種,培植栽種了近25000棵樹苗。“中日友好云浮硫鐵礦尾礦自然林恢復項目”是省化工院響應國家提出的“礦山復綠”行動的重要舉措,對礦山生態系統實現自然修復具有重要意義。
(環境中心)